29
2025
-
10
央視法治在線丨?AI造謠 “移花接木” 起底無底線博流量網絡亂象
作者:
綜合辦


近日,公安部公布了10起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典型案例。這些案例涉及的網絡謠言,不僅損害公眾的權益,也擾亂正常的社會公共秩序。其中四川德陽的案件,是有人移花接木,借用真實的場景,虛構案發地點等信息制造假新聞。迷惑性強,在當地引發了熱議。
造謠“液化氣罐車爆炸”
還有“現場”照片
今年8月11日,一個名叫“忽如一夜春風來文章”的網民在今日頭條上,發布了一篇《氣罐車起火爆炸:目擊者驚險撤離背后的安全警示與行業反思》的文章。

聲稱2025年8月10日,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東湖街道大地村境內,一輛運載液化氣罐的貨車在行駛途中突發起火爆炸。這篇文章不僅對爆炸現場進行了詳細描述,還附有一張貨車燃燒、群眾撤離的圖片。在文章后半部分還分析了事故造成的損失、相關部門的救援措施等,并稱“由于事發路段狹窄,消防通道被私家車占用,導致救援設備進場延誤10分鐘”。乍一看,非常真實,文章內容也引起了網民的關注和討論。

德陽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四大隊副大隊長 王周木:網民的文章中,液化氣罐連環爆炸,產生了巨大火球,波及周邊村民等這些令人驚悚的語言,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、轉發、評論,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恐慌,我們支隊立即派人進行核實核查。
民警來到事發地點周邊,進行了走訪。村民們說,他們并不知道有文章中所說的爆炸,而且村里只有一條通往鄰近鄉鎮的鄉道,平日里過往車輛并不多,液化氣罐貨車更是少見。

德陽市公安局旌陽區分局網安大隊副指導員 魏驥:我們通過實地走訪大地村當地群眾,并向轄區交通、應急、消防等相關部門核實,確認大地村未發生氣罐車爆炸事件。
用其他視頻移花接木利用AI編造謠言
民警進一步調查發現,發布這篇文章的網民,并不是德陽本地人,而是外地的李某。他在平臺發布的信息中配圖截取于8月10日,青蘭高速山西省臨汾段佛兒崖隧道口一輛罐車起火發生爆炸的視頻,文字信息則是李某借助AI工具編造的。

德陽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四大隊副大隊長 王周木:我們在互聯網上開展核實,確實是被網民李某移花接木而成,這是徹徹底底的謠言。他(李某)這樣發文章是為了吸粉、博眼球、博流量。
查清真相后,德陽警方及時對外辟謠,并按案件管轄權限移交給了李某居住地公安部門,依法對李某進行了查處。
進入云南玉溪城區要收費?謠言!
除了事故、災難等內容,還有一些造謠者,編造公共政策進行發布,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。
前段時間,某短視頻平臺一段視頻稱“為了響應國家號召,即日起玉溪市政府決定:凡是進入城區的必須繳納200元的城鎮維護費用,該費用可以在5年內隨意出入玉溪城區。500元可以一輩子隨意出入玉溪。”
該視頻一經發布,迅速引發大量網民的關注和討論。一些網友質疑“什么時候開始要交進城費了”。玉溪市公安局紅塔分局網安大隊立即進行了核查。

玉溪市公安局紅塔分局網安大隊副大隊長 王朝安:當時我們就覺得不真實,我們第一時間跟相關部門進行咨詢信息是否真實。得到答復是謠言后,我們及時對這個賬號開展工作。發現發布此謠言信息的是李某某,我們組織警力,趕到嫌疑人居住地將其查獲。

民警告訴記者,玉溪雖然是旅游熱門城市,但是只有部分特定的景區需要購票進入,大多數古街區都不需要收費,這類進城收費的消息站不住腳。而且這種涉及公共政策類的消息,也會由政府部門向全社會公布。那么李某某為什么要編造這樣一則謠言呢?
原來,李某某在上網時發現,涉及旅游景點、古城相關收費的話題熱度比較高,就動起了歪腦筋。
由于李某某在網絡上發布的虛假信息,引發大量網民關注和討論,對往來人員和當地群眾引發誤導,造成不良社會影響。目前,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李某某行政處罰。相關違規視頻也已刪除。
造謠“開學第一天學校塌了”
男子被拘7日
近日,山東威海警方迅速偵破一起網絡造謠案件,以法治力量守護網絡清朗與社會安寧。
2025年9月1日,一段“威海經開區實驗小學倒塌”的虛假視頻在網絡上快速傳播,畫面搭配“開學第一天學校塌了”等極具誤導性的文字,相關話題短時間內被大量轉發評論,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。

威海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皇冠派出所民警 楊寧:這條視頻后來迅速傳播,引發了學生家長和廣大市民的擔憂和恐慌,造成了比較惡劣的社會影響。
接到通報后,威海市公安機關立即啟動核查程序,迅速確認該視頻為虛假信息。威海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皇冠派出所民警迅速開展工作,最終鎖定謠言發布者為劉某元。

威海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皇冠派出所民警 楊寧:經查,劉某元為了博取眼球、蹭“開學”熱點,故意篡改事實、捏造并傳播了學校倒塌的謠言。他的行為嚴重擾亂了社會的公共秩序,觸犯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》第二十五條第一項之規定。公安機關依法對劉某元處以行政拘留七日的處罰。
謠言借公眾對校園安全的關切興風作浪,既觸碰法律底線,更透支社會信任。此案的查處,彰顯了警方打擊網絡謠言的堅定決心。

威海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皇冠派出所民警 楊寧:這起案件也警示我們,網絡不是法外之地。任何為了個人目的,肆意編造、傳播謠言,引發社會恐慌的行為,都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。我們將繼續堅決維護清朗的網絡空間,保障人民群眾的安寧與社會大局的穩定。
網傳“懷化一女子從28樓墜落”?
假的!
同樣是假新聞,某網絡平臺上出現的一條“懷化35歲女子從28樓跳下”的視頻,顯得更加真實。其中不僅有時間、地點、事件、人物等新聞要素,而且還有事件發生時的所謂現場畫面。那這樣一則謠言究竟是如何制造出來的呢?
湖南懷化網警在日常巡查中發現,一條“懷化35歲女子從28樓跳下”的視頻在網絡傳播,視頻的配文中還標注了高空墜亡事件、家庭悲劇等標簽,該視頻一經發布迅速引發熱議,先后獲得數萬次轉發。然而,懷化警方在調查中卻發現了諸多疑點,首先,從該視頻中的建筑物外立面可以看出,所謂事發地并不是懷化市;另外,視頻中主播的聲畫錯位情況非常明顯。
懷化市會同縣公安局網絡安全大隊民警 閆宏輝:經懷化市公安局核實,當日沒有發生類似視頻墜樓警情,我大隊接到線索后立即開展調查,快速鎖定發布視頻嫌疑人員。
利用AI“悲劇模板”
輸入關鍵詞生成畫面
據禹某向警方供述,為了快速提升自己賬號的關注度,她通過在某AI平臺輸入“高空墜樓、家庭悲劇”等關鍵詞生成視頻片段,并經過二次剪輯后發布到網上。警方調查發現,在禹某使用的這個AI平臺上,關于“悲劇模板”的使用率非常大,每月的下載量超過10萬次。

禹某:我當時看到別人用AI做視頻漲粉很快,就想跟風試試。平臺里有現成的悲劇模板,輸入關鍵詞就能生成畫面。我不知道隨便發這種視頻會違法,更沒想到會給那么多人帶來恐慌。
截至警方查處時,禹某發布的虛假視頻已經引發大量關注,嚴重擾亂了社會正常秩序。懷化警方依法對禹某作出了相應的行政處罰。
散布網絡謠言
將受到法律追究
為了博眼球、賺流量,散布這些涉及事故災害、公共政策的謠言,不僅會造成一定的社會恐慌,擾亂公共秩序,還有可能會對政府公信力等造成沖擊。網絡不是法外之地,散布網絡謠言必然要受到法律的追究。
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丁曉東:根據我們國家的治安管理處罰法,如果公民散布謠言,以故意的方式擾亂社會秩序,根據情節的嚴重程度,可能會受到拘留和罰款的相關法律追究。如果公民散布謠言的情節嚴重,觸及了刑法的相關規定,公民還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法律責任。
專家表示,隨著互聯網發展,個性化推薦算法不斷升級,謠言一旦傳播開來,很有可能會對公共秩序造成嚴重擾亂。

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丁曉東:現在隨著互聯網,特別是社交網絡的傳播,我們的公共秩序和以前已經非常不同了。網絡謠言在現在的互聯網和算法時代,信息的傳播非常容易導致不同的群體去選擇性地相信某個謠言。有可能形成群體極化,或者一些觀點上的嚴重對立。
專家:
治理網絡謠言需要多方合力
如何更好地治理網絡謠言?專家表示,需要多方共治,從政府部門,到平臺企業,再到公民個人,都要參與到治理中來。
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趙精武:因為政策類謠言往往具有顯著性特征,平臺應當針對涉及監管機構、國家政策的網絡信息內容設置更為嚴格的內容審查與應急處置流程。在事前階段,預防政策類、警情類謠言的廣泛傳播。相對應地,政府部門需要針對網絡上傳播的政策類謠言、警情類謠言及時予以辟謠和澄清,平臺也應當配合監管部門,利用算法推薦服務增加有關辟謠信息的推送比例,以真實信息覆蓋虛假信息。
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丁曉東:對于一些嚴重違反社會秩序的謠言,公安機關應當及時進行處置,依法對相關的造謠者、傳謠者進行處罰。另一方面,政府的其他部門一定要在謠言治理當中切實履行自己的主體責任,很多時候,謠言的產生可能都是由于缺乏正確的、權威的信息來源,所以導致了謠言的大范圍傳播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的政府部門如果能夠及時發布有關權威的、理性的、準確的信息,就能夠起到澄清謠言,引導輿論的作用,從而達到塑造良好的網絡生態的效果。
來源:公安部網安局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
央視法治在線丨?AI造謠 “移花接木” 起底無底線博流量網絡亂象
2025-10-29
2025-10-20
2025-09-30
2025-09-27
2025-08-30
凈網——2025|公安機關公布涉災情、險情等領域網絡謠言10起典型案例
2025-08-29